Connetix 最大的魅力之一,就是既能玩得開心,又能學到東西。
不管是傳統學校、蒙特梭利課程,還是自學家庭,它都能靈活融入各種學習方式。
對多數孩子來說,「邊動手邊學」是理解數學最有效的方法。
透過磁力片的拼接、移動、創作的這些操作過程,不只讓孩子參與其中,更能激發他們的思考力、創造力和自信心。
很多時候,玩著玩著就學會了!
我當學生的時候印象最深的,總是那些能動手做、真的好玩的課程。
當了老師後更確定讓孩子「動手做」,就是讓他們真正學會的關鍵。
台灣國小中年級的孩子通常已經學過乘法、進位等基礎概念,但要能靈活運用,還是得透過更多實際經驗。
所以這時候加入實體教學活動,會讓他們學得更扎實、更有實感!
分數和小數常常是數學裡的「大魔王」。
因為從整數過渡到「一部分」的概念,對孩子來說有點抽象。
但只要讓他們動手操作,很多難懂的概念一下子就變清楚了!
像我過去帶孩子拼分數,用 Connetix 拼出一個「四分之一」的圖形,他們立刻就懂了──那種「啊哈!原來是這樣!」的瞬間,真的很療癒。
怎麼用 Connetix 學分數?
從最簡單的正方形、長方形開始,效果最好!
【主題一】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
磁力片拼出圖形,每一片代表一個分母的單位。
例如「四分之一」可以用 4 片拼出一整個正方形,再分別標示 1/4、2/4、3/4、4/4,孩子可以清楚比較分數的大小。
也可以加入「大於」「小於」的符號來延伸學習。
進階玩法:
擲骰子三次,第一次是兩個分數的共同分母,後兩次是各自的分子,再用 Connetix 拼出來,比大小!
【主題二】分數加法與減法怎麼教?
加法:
先用同色磁力片拼出一個「基底」(例如1/3 + 1/3 ,基底要三片藍色方形)。
再用不同顏色的片數代表每個分子,加在基底上方,最後就能「看見」總共幾片──2/3。
比起畫圖,這樣更立體、有趣!
小提醒:
有些孩子會以為 1/3 + 1/3 = 2/6,可以用拼圖的方式說明「分母沒變,是一樣的三份裡加了兩份」。
減法:
先拼出一個整體,再「拿掉」一部分,剩下的就是答案。搭配顏色,更容易記!
延伸遊戲:
抽牌或擲骰子出題,再自己拼出來解題。
也可以將不同分數寫在磁力片上,翻兩片來加減,像在玩記憶遊戲一樣!
【主題三】從總數中找特定分數
分數其實就是除法的一種。舉例來說,1/4 就等於 0.25。
可以請孩子收集特定數量的磁力片(例如 100 片),再給他一系列指令,例如:
- 有 1/5 要是原色
- 至少 2/8 要是四邊形
- 要有 10 片是橘色
讓孩子自己算出來、拼出來,是結合創意和邏輯的小挑戰。
總結:
Connetix 是最懂孩子的數學幫手!不只是玩具,更是孩子學習的好夥伴。
透過動手做、拼拼看,不知不覺中他們就把抽象的數學變得好懂又有趣。
學得快、記得牢,還能玩得開心,就是我們最想看到的學習樣子!
Sources : Connetix